禁止开采河砂,是保护长江航道安全和水体生态的重要举措之一。这会直接削减河砂供应量,而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规模越来越大,推动使用机制砂取代河砂势在必行。那么,建筑用砂为什么会这么紧缺?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全面推广使用机制砂还需要如何做?建筑用砂主要是河砂。由于内河砂石多年超量开采,河道生态环境与安全不堪重负,砂石资源将近枯竭。根据水利部的要求,从6月1日至9月30日长江宜宾以下干流河道禁止采砂。与之相呼应,河南省水利厅下发通知,要求对机制砂市场进行调研,为机制砂替代天然砂决策提供数据支撑。禁止开采河砂,是保护长江航道安全和水体生态的重要举措之一。这会直接削减河砂供应量,而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规模越来越大,推动使用机制砂取代河砂势在必行。开采河砂影响水体生态和安全建筑用砂有其特殊标准,沙漠里的沙子、海砂、山砂都有其问题,其最优选择是河砂。河砂是一种短期内不可再生资源,其开采量会越来越小,但是砂石用量却在增长。据中国砂石协会秘书长孙卫星介绍,2013年我国砂石骨料需求量为120多亿吨,2017年就达200亿吨,未来三五年之内,砂石需求量还会缓慢增长,砂石缺口会更加突出。供需缺口导致河砂价格一路飙升,今年5月,上海黄浦江港每吨粗砂价格已达114.3元。随着环保督察越来越严格,禁止开采河砂成为共识。据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研究院内河港航工程研究中心研究员马殿光介绍,河砂开采破坏了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不仅造成大量河砂扬起,使水体变得浑浊,影响到鱼虾的生存,而且使得沿岸的植物大量死亡,这些植物被冲到河流之后,又进一步使水体环境恶化,影响了水体生态环境。生态问题之外,大量开采河砂还造成了地质、安全等问题,也衍生了屡禁不止的非法采砂问题。河砂是河床的基础,过度开采河砂会导致大量河床下陷,河岸塌陷,断流,径流量急剧变化等地质灾害。地质灾害还会导致河岸崩塌,威胁桥梁、堤坝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安全隐患。2013年8月,桂林市七星区朝阳乡龙门村,长达百米的河岸向漓江坍塌,塌陷最宽处达10米。调查发现,附近存在大量采砂行为。“河砂开采量会越来越小,机制砂成为建筑用砂新方向。”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国际事业二部经理彭运动认为,我国山地众多、机制砂技术成熟,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改用机制砂,将成为解决建筑用砂短缺的重要途径。机制砂技术成熟成本低。经过50多年的研究,机制砂技术日渐成熟,机制砂混凝土工程应用不断扩大,逐渐被人们接受。我国机制砂制备设备齐全、机制砂混凝土技术成熟,高品质的机制砂混凝土完全可以媲美天然砂混凝土。此外,机制砂成本低,以贵州为例,其机制砂成本为每吨60元左右,就地制作无需运费,而且对设备的磨耗小,搅拌机、泵车等设备易损件的寿命可延长1/3,在环保、经济、资源利用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优势。目前机制砂混凝土技术已经非常成熟,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机制砂与河砂的区别并不是重点,重点是混凝土的各项指标。破除了对机制砂的偏见,全行业就会给予支持和鼓励的态度,机制砂将会在全国大规模推广开来。中国交通新闻网 2018/07/03